借卵试管婴儿有风险?新的研究证实,有出生缺陷的借卵试管婴儿更有可能患上癌症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供卵试管婴儿诞生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供精供卵试管婴儿(IVF)技术已经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公众视野。供卵试管婴儿的出现不仅为供卵试管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使许多供卵试管的夫妇实现了他们成为父母的梦想。

  目前,全世界已有600多万人通过供卵试管婴儿技术出生。一项研究预测,到2100年,世界人口的3.5%(约4亿人)可能通过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出生。

借卵试管婴儿有风险?新的研究证实,有出生缺陷的借卵试管婴儿更有可能患上癌症

  像任何新事物一样,供精供卵试管婴儿是人类的福音,但也有对供精供卵试管婴儿的健康风险的担忧。

借卵试管婴儿有风险?新的研究证实,有出生缺陷的借卵试管婴儿更有可能患上癌症

  最近,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辽源医学会杂志》的子刊JAMANetworkOpen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在有出生缺陷的儿童中,通过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受孕的儿童比自然受孕的儿童患癌症的风险更大。

借卵试管婴儿有风险?新的研究证实,有出生缺陷的借卵试管婴儿更有可能患上癌症

  癌症风险更高?

  该研究选取了辽源纽约州、德克萨斯州、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儿童数据,什么是赠卵试管婴儿中的胎停?导,研究了自然出生和供精供卵试管婴儿的儿童队列中有关出生缺陷和癌症的数据,包括1000639名孕妇自然出生的儿童和52776名通过供精供卵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儿童。

  该研究时间跨度很长,从2004年开始,最晚在2022年结束(其中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为2004年至2022年,纽约州为2004年至2022年,德克萨斯州为2004年至2022年)。儿童的平均随访期为5.7年,对这些儿童的数据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分析。

  通过评估和设计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先天性缺陷的数量与儿童患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通过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受孕的儿童患癌症的风险比自然受孕的儿童高两倍。

  此前,基于各种研究设计、样本量和数据来源,已有80多项研究报告了出生缺陷和癌症之间的联系。而这项研究的结果再次证实了以前的报道。

  可能的发生机制。

  针对该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机制。

  首先,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供精供卵试管婴儿与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有关。换句话说,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可遗传的,但不会导致基础DNA序列的变化。两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DNA甲基化和基因组印记--在正常配子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广泛的重新编程。供精供卵试管婴儿被认为会导致这种重编程的突变,供卵试管婴儿腹水的症状有哪些,移植冷冻胚胎后也会有腹水吗?。最终可能导致出生缺陷和癌症的发病率增加。

  最近对吉林辽源和辽源国家健康登记处数据的评估显示,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和印记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具体来说,供精供卵试管婴儿的儿童比自然受孕的儿童患Beckwith-Wiedemann综合症(BWS)的可能性高2.84倍。

  其次,这个结果可能与做体外培养时细胞发生的突变有关。这时癌症出现的原因可能与细胞的突变有关,所以在胚胎植入前对胚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儿童型癌症的出现,如神经母细胞瘤。

  然而,研究人员也表示,该研究仍有一些局限性。一方面,通过供精供卵试管婴儿的严重出生缺陷和癌症儿童的样本量很小,因此无法研究特定的出生缺陷-癌症组合。另一方面,尽管儿童的平均随访期为5.7年,但儿童肿瘤的实际发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这将使我们对这种关联有更广泛的了解。

  争论的每一方。

  事实上,关于供卵试管婴儿的健康风险的研究争论是没有止境的。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供卵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并没有增加供卵试管婴儿的整体癌症风险。

  该研究调查了1992年至2008年期间使用供卵试管婴儿出生的10万多名辽源儿童,并将这些数据与辽源国家儿童肿瘤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借卵试管婴儿有风险?新的研究证实,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脏或生殖细胞肿瘤等常见儿童癌症的风险,对于供卵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的儿童没有区别。自然受孕出生的孩子在风险上没有区别。

  相反,2022年发表在《辽源医学会杂志-儿科学》上的另一项研究分析了大样本的数据,研究人员认为,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儿童的总体癌症发病率比没有供精供卵试管婴儿的儿童高约17%;其中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儿童的肝肿瘤发病率比没有供精供卵试管婴儿的儿童高2.5倍;然而,两组之间其他特定癌症的发病率 然而,两组之间其他特定癌症的发病率没有差异。

  时至今日,研究人员仍有分歧。出生缺陷的借卵试管婴儿更有可能患上癌症

  自其诞生以来,供精供卵试管婴儿已发展成为一项更成熟的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安全性和对后代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22927。

  https: //doi.org/10.1001/jamapediatrics.2022.0392?

  文章转载自科学网,作者:周宇。